实用范文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汉语言毕业论文(精选多篇)

时间:2025-03-10 08:20:16
汉语言毕业论文(精选多篇)[此文共22096字]

“‘这么’+形容词+‘点儿’”格式

及相关的句法语义问题

〇 导言

本文讨论的格式“‘这么’+形容词+‘点儿’”(记作:这么a点儿),是现代汉语里一种比较有趣的格式。在这个格式里,形容词可以替换为它的反义形式,替换后形成的新句子,意思不但不相反,而且相同。例如:

(1a) 这么大点儿,给他算了。=(1b) 这么小点儿,给他算了。(2a) 这么长点儿,给他算了。=(2b) 这么短点儿,给他算了。 等式的两边减去相同项,则:例(1) 大=小;例(2) 长=短。

一个词在句子中的意义与其反义词相同的“反义”现象,常见于古代汉语的“反训”和现代汉语的反语(反话)、反问中。但是,“这么a点儿”是现代汉语的口语性格式,再加上能进入该格式的积极义形容词都可表消极义(如a中的“大”和“长”分别表小和短),而消极义的形容词仍表原义。因此,所论格式中积极义形容词所体现的反义问题, 既不属于反训所代表的词汇-语义层面,也不属于反语和反问一类反义所在的语气-功能层面。那么,这种反义究竟属于语言的哪个层面?在其所在的层面,其意义又是怎么产生的?这种语义和语形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这种关系,在汉语语法中属于“特殊”还是属于“一般”?本文在格式结构构成描写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给以语言内的解释和回答,同时讨论语法-语义解释中的语言客观性问题与相关性问题。1

一 “‘这么’+形容词+‘点儿’”的格式构成1.0“这么a点儿”由前、中、后3段构成,进入这3段的词语,数量虽然不等,但都是封闭性的。并且这几部分成员的相互搭配,构成了本格式数量有限的几种言语形式。

1.1格式前段是指示代词。若把指示代词进一步分为指别词和代词,那么本格式的前 段是表示强调的指别词,其成员只有两个:“这么”和“那么”。“这么”近指,“那么”远指。除了指示的远近,“这么”换成“那么”,句子意思和格式特点基本没有变化。试比较例(1)和例(3),例(2)和例(4)。

(1a) 这么大点儿,给他算了。=(1b) 这么小点儿,给他算了。(3a) 那么大点儿,给他算了。=(3b) 那么小点儿,给他算了。

1.2中段是描写事物度量衡特征和数量的形容词,共有19个。其中描写度量衡特征的有18个,并且都是正反成对的,即:

长、短丨厚、薄丨轻、重丨深、浅丨高、矮丨宽、窄丨远、近丨 1

2

332本文曾在(1998年8月北京)第10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上宣读,本次刊出作了较大的修改。关于形容词指代度量衡,可参看邢福义:《谈“数量结构+形容词”》,《中国语文》1965(1)。“矮”有时说成“低”,“低”本文看作“矮”的变体。虽然在构成成员上“少”没有配对的,但是在表

大、小丨粗、细

这9对18个形容词中,积极义的9个词都能以定心结构的方式,描写事物的特征并指代度量衡。如:3尺长、两米厚、4斤重、5丈深、6米高、7寸宽、8丈远、1拳头大、两碗口粗等。

描写数量的,只有一个词:“少”,并且是挂单的。我们能说“那么少点儿,给谁都不够”,不能说“那么多点儿,给谁都不够”。这可能是“多”的语义直接和“点儿”相排斥所致,也可能与“多”能和描写度量衡特征的积极形容词组合构成度量疑问式“多x”(如:多长、多厚、多重、多深、多少,等等)有关。其消极意义的9个形容词只能描写特征和提示度量衡的类型,但不指代度量衡。

不论是“少”,还是其他形容词,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描写与数量有关的特征和状态,并且其特征和状态都具有一定的直观性。形容词进入该格式的可接受度形成一个序列,序列中的位次与其使用频率、使用分布及所在语境有关。使用频率越高,可视性越强,使用的范围越广,其构成的句子可接受性越强。

1.3后段只有1个成员:表微量程度的词“点儿”。其变体有“一点儿”“一点”“一点点”等。总体上讲,变体的换用,不影响格式的结构和句子的意义。

1.4格式前、中、后成员排列组合起来,从理论上讲,共有38个句子,即:“这么+a+点儿”和“那么+a+点儿”各有19个句子。但是,由于在所论格式中其积极意义的形容词都表其相对的消极意义,故由19个形容词构成的38个句子,只表10种消极意义:短、薄、轻、浅、矮、窄、近、小、细、少。4

二 “‘这么’+形容词+‘点儿’”的内部结构

2.0 “这么a点儿”内部有两种层次构造方式,这两种方式对应三种结构关系。a的表义类型不同,“这么a点儿”所对应的结构关系也不同。

2.1 消极形容词(a1)构成的 “这么a1点”,在层次构造上有两种切分方式,每一种切分所代表的层次构造对应一种结构关系。

第一种切分,是在“这么a”和“点儿”之间划开,“这么a1点儿”是切成“这么a1+点儿”。如:

(5)这么小/点儿那么薄/点儿这么轻/点儿那么短/点儿

这种切分的两直接成分之间是定心关系,把“点儿”换成其变体形式“一点儿”等,定心中间可插进“的”。如:

(6)这么小点儿→ 这么小的一点儿那么薄点儿→ 那么薄的一点儿这么轻点儿→ 这么轻的一点儿那么短点儿→ 那么短的一点儿 这种定心之间在表义上是互注性的,“这么a1点儿”就是:“这么a1”即“一点儿”的意思。定语可以代替整个定心结构。如:

(7)这么小点儿(,给谁都不合适)→这么小(,给谁都不合适)

那么薄点儿(,值不了多少钱)→那么薄(,值不了多少钱)义格式的构成上“少”也是配对性的,其配对的形容词是由“大”兼任的。如:这么大点儿(怎么够用?)=这么少点儿 (怎么够用?)

4虽然在构成成员上“少”没有配对的,但是在表义格式的构成上“少”也是配对性的,其配对的形容词是由“大”兼任的。如:这么大点儿(怎么够用?)=这么少点儿 (怎么够用?)

“这么a1点儿”的第二种切分,是把a分析为“这么点儿” 的中嵌成分。这种意义上的“这么a1点儿”,可变换为“这么点儿a1”(或互为变换式)。如:

(8)这么小点儿→ 这么点儿小那么薄点儿→那么点儿薄

这么轻点儿→ 这么点儿轻那么短点儿→那么点儿短

“这么点儿”是a1的描写性状语,状语可以代替整个状心结构。如:

(9)这么点儿小(,给谁都不合适)→这么点儿(,给谁都不合适)

那么点儿薄(,值不了多少钱)→那么点儿(,值不了多少钱)

2.2 积极形容词(a2)构成的 “这么a2点儿”,只有1种可能的切分方式,即a2是“这么点儿”的中嵌成分。但是这一种切分对应状心和主谓两种结构,即a2分别是状语中心语和主语,“这么点儿”分别是状语和谓语。

状心结构的“这么 ……此处隐藏20200个字……再强大也不能阻止他追求自由的理想。

2.勇于斗争、坚韧不拔

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他的不妥协,不放弃,永远战斗的精神就更愈发强烈。取经路上,孙悟空一路降妖伏魔,对这些残害百姓,兴妖作怪的妖魔毫不留情,面对受苦受难百姓敢于解救,是百姓心目中的“救世主”。

在乌鸡国和朱紫国,救治了两位国王。在凤仙郡,他不厌其烦不辞辛苦,求助玉帝降雨,解救了全郡的百姓。

在灭法国,救下了一万个和尚的性命。在比丘国,又救下了一千多个小孩的性命。在祭赛国,杀死了祭赛国国王,替两代和尚伸了冤,报了仇。小说中就通过书中人物之口,赞美孙悟空“专救人间灾害”,“与人间报不平之事”。孙悟空嫉恶如仇,为百姓谋福祉的英雄举止,使之最终修成正果,为天下人所敬仰。

去西天取经,这本来就是一件为民造福的事业,佛祖传三藏经于世,正是为了渡化众生。在这样一件伟大的事业中,孙悟空获得参与的资格和他实际的参与,已经是在为人民造福了。而之后路上的一切除害行为,不只是为了铲除阻碍自己取经的妖怪,也是造福人群的延续性行为。孙悟空已经脱离了专为自己斗争的性质,而是为了受苦受难的老百姓、为了弱者而斗争。 他仇恨一切兴妖作怪,残害人民的妖精魔怪,他对受苦受难的群众和一切善良的人们却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对唐僧总是委曲求全,哪怕是自己受尽委屈,对取经的事仍然竭忠尽力,对唐僧也一如既往地爱护关心。对猪八戒,他虽然不时挖苦讽刺,有时也捉弄一番,却是善意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取经队伍团结。可是他对害人的妖精,却毫不留情。三打白骨精时,尽管唐僧念紧箍咒使他头痛难忍,为了保护唐僧,唐僧用断绝师徒情义的手段来阻止,仍然动摇不了他除恶务尽的决心。孙悟空形象这一特点,寄托了古代人民要彻底铲除邪恶势力的强烈愿望,表达了广大人民要求团结斗争,争取自身解放的坚强决心。

三、孙悟空是一个爱憎分明、有胆有识的江湖好汉形象

首先,他仇恨一切兴妖作怪,残害人民的妖精魔怪,他对受苦受难的群众和一切善良的人们却有着深厚的感情。

其次,孙悟空还具有超凡的智慧,卓越的才能,洞察一切的眼力和清醒的头脑,有胆、有才、有识。在菩提祖师处学得了七十二变和翻筋斗的高明本领,在太上老君的炼炉中,炼就了火眼金睛,在龙王处讨得如意金箍棒,于是,他具有了降妖伏魔的神通。但他不因为自己神通广大就放松警惕,或不动脑筋,相反他能够在异常复杂的情况下敏锐地发现疑点,寻根究底,揭穿妖魔的伪装。他善于观察了解,经常找当地山神土地查询情况,或用火眼金睛观察动静,或变成各种小飞虫到魔洞内部去探听虚实。他还善于运用各种巧妙的战术来战胜妖魔,或钻进妖魔肚皮,或变成妖魔的亲友,或夺取他们的法宝,或捣毁他们的巢穴。什么妖魔鬼怪,什么美女画皮,什么刀山火海,什么陷阱诡计孙悟空都逃不过火眼金睛的孙悟空。尽管这些妖魔形态不一,变化多端,有着各种各样的社会背景,最终还是被孙悟空凭着那双炼就的火眼金睛识破他们,被打的落花流水。他的胆量是超人的,明知山有妖,偏向妖山行,任何刀山火海,隐洞暗穴,他都是视若等闲。他在比丘国,悟空得知妖怪要用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煎药,而悟空却要取妖怪的黑心煎药,降伏了妖怪,解救了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孩子的性命。

四、孙悟空形象对后世的深远启发

《西游记》的成功,得益于孙悟空形象的塑造,而孙悟空身上“最闪光”之处集中在“英雄性格”这一内在灵魂之上,是时代精神与社会现实碰撞的产物。

首先,他有英勇果敢、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这可以作为永远鼓舞我们前进的力量。在他身上反映了人民征服自然困难的顽强的意志、无穷的智慧和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孙悟空这个形象的可贵,在于他总是鼓励人们不停地地与自然灾害和妖魔鬼怪恶势力进行斗争,摒弃唐僧、猪八戒一类人身上的缺点,给人以鼓舞,值得人们喜爱。

其次,他敢于同邪恶势力作坚决斗争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也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同邪恶势力作坚决斗争时,一方面既要与之严格划清界限,特别是思想上要划清界限,保持高度

警惕,既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同流合污。在斗争策略上,不能逞匹夫之勇,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孙悟空在除妖降魔的过程中经常与猪八戒,沙和尚合作且配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尤其是人民群众的力量不能忽视,从而达到最有效地打击邪恶势力。一方面要与恶势力作坚决,彻底斗争,无所畏惧,不能屈服妥协。对于他们我们既要准备“最狠的心”,又要把握住“最利的刀”,只有在斗争中求得胜利,不能在屈服中求得生存。

第三,他有着高度的事业心和顽强的斗志。这对于从事任何事业的人来说,都有着很大启发和教育意义的。孙悟空真正的顽强,是倾注在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扫荡一切妖魔鬼怪,实现他那国泰民安的社会理想和长生不死的人生理想上。这才是他之所以有高度的事业心和顽强的斗志的思想基础和力量源泉。孙悟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总是勇往直前,百折不回,积极动脑筋,战胜妖魔。只有像孙悟空那样,有为国为民除害的高度事业心和顽强的斗志,才能求得生存和前进,才能担当起完成伟大事业的重任。他那种高度的事业心、顽强的意志和不惜献身的精神,值得我们引为借鉴。

第四,他有大志,有情操,不为狭隘物欲所囿,有坚定的信念。有志向,有崇高追求,才会有无比的动力,才能激发自身的潜能。但任何理想的实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受住时代与社会的考验。有时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甚至是血的代价(孙悟空大战红孩儿时,差点送命),有时要抵挡住各种诱惑,特别是权势,美色,金钱,要做到“坚如磐石”,心不被外物所役使。这一点,孙悟空身上就体现的很好。没有坚强的意志与超人的毅力是办不到的,这就需要调整自我,改变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不断修身养性,完善升华自己的人性与人格。我们要靠一种心灵之美,精神之光去赢得自己的未来与生活。

第五,孙悟空形象的典型意义还有着多方面的、极为丰富的内容。例如他那机灵、乐观、诙谐、英勇、豪迈的性格,既可以给我们以思想上的启迪和教益,又能够使我们从中得到生动的愉悦和美感的享受。

总之,孙悟空的形象不愧为我们伟大民族力、智、勇的结晶,《西游记》堪称是我们伟大民族无限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智慧的宝藏。在它的身上有很多闪光点值得我们赞赏和学习。可以说不但在我国文学史上,即使在世界文学史上,孙悟空也是具有永久魅力的伟大的艺术典型。

[参考文献][1]刘勃.小话西游[m]. 北京:京华出版社,2014: 106

[2]苗怀明.梦断灵山:妙语说西游[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4: 253

[3]吴承恩.西游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4月第一版: 265

默认推荐更多精彩范文:

电大汉语言本科毕业论文:月亮代表我的心——浅谈苏轼和他的《水调歌头

2014级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

2014级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

2014届 汉语言本专科生毕业教育实习工作计划 20141127

毕业论文完成

《汉语言毕业论文(精选多篇)[此文共22096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5 景宏文秘网 www.gzhs114.com 版权所有